首页

»

中轴要闻

»

正文

秦红岭:步履不停擦亮古都“金名片”

日期: 2024-01-29

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是北京城的“脊梁”。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如今,随着古建腾退修缮、街巷环境治理、景观视廊打通……中轴线上,越来越多的文物焕发活力,北京老城整体保护,这条城市轴线也融入了更多北京人的现代生活。

 

“通过阐释而了解,通过了解而欣赏,通过欣赏而保护。”作为一个履职12年的“老代表”,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秦红岭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研究。最近10年间,她用脚步丈量中轴线和北京老城,几乎每年上会都会带来相关的建议,为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建言献策,“今年,我更加关注中轴线的价值阐释和展示传播。”她说。

 

 

感受中轴线古今变迁

 

尽管家住北京四环外,但每到周末,秦红岭喜欢换三趟地铁,进入二环里的老城区,在钟鼓楼周边漫步。穿梭在钟鼓楼前的市井中,在她眼中,是“感受老北京魅力和人文气息的过程”。

 

去年,作为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组成员,秦红岭参与了相关走访调研活动,奔走忙碌了几个月。这次调研,让秦红岭亲眼见证了南中轴地区的变化。“先农坛庆成宫院落里原本还有住家,私搭乱建的房屋影响了文物古建的整体风貌。”

 

秦红岭回忆,从4月到7月,经过腾退和环境整治,庆成宫整体恢复历史风貌,3个月后再次踏入院落,她眼前一亮,“我真切感受到中轴线文物腾退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中轴线沿线及周边历史街区的环境风貌明显改善提升。”

 

在调研的同时,秦红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普通市民和游客并不熟悉中轴线上的文化遗产,对中轴线核心价值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在她看来,这是因为文化传达不到位,因而要加强对中轴线整体历史文化的阐释。

 

如何提升中轴线的“可读性”?秦红岭带领师生们做了一些尝试。去年,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了“遇建·中轴——北京中轴线文化主题展”,秦红岭形容这是一个“小而美”“专而特”的展览,“我们的展览主要展示中轴线在古建测绘、水系规划和桥梁设计三个方面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展览中市民观展的仔细程度出乎意料。”

 

师生们把课堂也“搬”进了展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我特别讲了中轴线上的三座桥——万宁桥、正阳桥、天桥。”秦红岭说,这三座桥代表了中轴线不同的历史积淀:万宁桥自元代始建至今一直承担着城市交通功能,“沉睡”在地下的正阳桥正在进行考古发掘,而天桥则是现在新建的标志物,“我也希望正阳桥的考古成果能在将来展示出来,更好还原中轴线的历史。”

 

让更多人读懂中轴线

 

为了让更多人读懂中轴线,今年两会,秦红岭带来的一个建议就是为北京中轴线“立传”。“目前对于中轴线文化的解读较多,视角丰富多样,但都难以展现中轴线整体的文化脉络,需要从更为全面系统的视角,将中轴线文化串成一条线进行有效展现。”

 

秦红岭解释,欧洲的历史景观有“景观传记”,就是把对景观建筑在历史、城市规划和环境资源层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展示,对中轴线价值的展示也需要用这种多学科结合的方式。“要整合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的力量,建构北京中轴线景观传记,阐释中轴线历史景观的变化历程,梳理中轴线历史景观文化史,讲述更完整、更丰富的中轴线故事。”

 

秦红岭的另一个关注点是中轴线探访路线。去年,她把设计好的探访线路走了个遍,在体验后,她发现,这些线路对中轴线的展示、标识都不是很突出,很多游客无法顺利了解整条线路情况。

 

基于实地调研的结果,秦红岭建议,打造中轴线整体形象统一标识,以“自导式步道”形式打造中轴线文化探访路线,设计统一的视觉识别符号,在步道沿途选取若干遗产节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立解说标识,说明附近的自然人文景观。“今后,游客凭借沿线的标识解说设计和引导设施,就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和认识中轴线。”

 

鼓励公众参与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秦红岭关注的重点。她说,“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赋予它相应的文化功能,创造条件让周围社区的居民、城市的各类群体尤其是年轻人参与进来。去年,她建议出台更具操作性的支持政策,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利用场景,引导相关文创产品开发,进一步发挥中轴线特有的文化符号在年轻人中的吸引力,畅通企业和个人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参与渠道。

 

今年新年伊始,《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支持引导机制(试行)》出台,其中就明确了相关内容。“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北京将成立中轴线志愿服务组,面向个人和集体招募志愿者,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在她看来,活跃的志愿者、多彩的参与式活动,才能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文化遗产的魅力。

 

调研老城步履不停

 

目前,北京市正在以中轴线保护为指引,推动老城整体保护。近年来,秦红岭也将调研的脚步拓展到整个北京老城。

 

“北京老城内正式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共有33片,其中皇城、大栅栏、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这33片历史文化街区,地理位置分布较为均匀,总面积2060公顷,占老城总面积的33%。”秦红岭分享了一组数据,基于北京文物地图网站记录,她带领师生团队现场踏勘调研统计,北京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遗产类型有居住、商业、衙署、王府等共计10个类型,涉及日常生活、文化礼制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北京老城各历史片区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活动,政府出资组织了诸多街区改造和保护修缮工程,我们也参与了一些文物保护项目。”秦红岭说,去年,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泰安里以“新身份”——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向公众开放,西城区通过“揭榜挂帅”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定文物建筑的“管家”,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师生们参与了文物保护单位泰安里的活化利用。

 

秦红岭说:“在文物古建中,学生们可以开展沉浸式、深层次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又将进一步助力北京老城保护和城市更新。”

 

凭借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中的实践,秦红岭又有新思考。她形成了一份关于“在社区层面推动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的保护传承”的建议。“历史文化街区现存居民老龄人口众多,自住比例高。”她建议,选取代表性项目点作为传统历史建筑改造与现代化提升试点,从居民第一视角阐释街区故事。“可以尝试建立街区记忆馆等文化空间,让居民参与到街区保护进程之中,唤起情感记忆,增强街区凝聚力。”

 

怀着对北京老城的热爱,秦红岭还会在调研的路上步履不停。她笑着说,“做好人大代表,要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拿出时间来做调查研究。”今后,她会继续利用从事北京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和建筑遗产保护研究的优势,发现城市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途径寻求解决之道,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源:北京晚报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