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景观

飞跃中轴

历史沿革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钟鼓楼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地处北京老城商贸街区之中,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与周围平缓开阔、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形成鲜明反差。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
2023
1996年 北京钟楼、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钟鼓楼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作为北京中轴线北端的地标建筑,地处北京老城商贸街区之中,与天安门、端门、故宫构成的朝堂区域共同组成《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都城规划范式。建筑气势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景观视点,与周围平缓开阔、青砖灰瓦的民居建筑形成鲜明反差。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至元九年(1272年) 于元大都城内建设钟鼓楼
大德元年(1297年) 重建鼓楼,并在楼内设置更鼓、铜壶滴漏等设施
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明北京钟楼始建,位于鼓楼以北
嘉靖十八年(1539年) 鼓楼因雷击被毁
顺治十一年(1654年) 钟鼓楼木构城楼被毁,仅余城台部分
乾隆十二年(1747年) 于旧址重建钟楼,改为砖石结构
嘉庆六年(1801年) 重修鼓楼
光绪二十年(1894年) 重修鼓楼
民国十四年(1925年) 修缮钟鼓楼
鼓楼开设为京兆通俗教育馆
民国十五年(1926年) 钟鼓楼间小广场改为临时市场
钟楼开设电影院
民国十七年(1928年) 鼓楼改称北平特别市通俗教育馆
民国二十年(1931年) 鼓楼改称北平市通俗教育馆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鼓楼改称北平市市立民众教育馆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鼓楼改称北平市第一教育区民众教育馆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开设鼓楼东南角运动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 鼓楼改称北京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新民教育馆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 鼓楼教育馆闭馆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钟鼓楼修缮,鼓楼重新开设为北平市第一民众教育馆
1949年 鼓楼改称北平市第一人民教育馆
1952年 鼓楼改称东四区文化馆
1959年 鼓楼改称东城区文化馆
1983-1986年 钟鼓楼得到整体修缮
1987年 鼓楼作为博物馆开放
1989年 钟楼作为博物馆开放
1996年 北京钟楼、鼓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钟鼓楼位于什刹海东北岸,所在区域元大都时期开始便是繁华的商贸街区。钟楼居北,建筑外有平面为菱形围墙环绕。鼓楼居南,也有围墙环绕。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
万宁桥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万宁桥呈现出自元至今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2023
1984年 万宁桥被列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万宁桥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位置及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 万宁桥呈现出自元至今不同时期的历史信息,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至元年间(1264-1294年) 万宁桥曾名海子桥,元代时位于鼓楼(齐政楼)之南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至元中期在海子(今什刹海)东建万宁桥,而后改为石桥,至元二十九年在万宁桥西建海子闸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嘉庆十年(1805年) 清代万宁桥为三孔石桥
民国十三年(1924年) 改造万宁桥桥面,降低桥面坡度
1952年 万宁桥主体被埋入地下,河道改为暗沟
1984年 万宁桥被列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 修缮万宁桥,疏浚桥下水系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部、什刹海东岸,跨越玉河水道,其位置自元代至今未有变化。
景山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景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重要景观节点,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集高大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华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的景山,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景山及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仪祭祀和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为明清国家礼仪传统提供了见证。
2023
2001年 景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景山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景山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重要景观节点,其与故宫共同组成的布局关系,展现了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集高大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华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的景山,极大地丰富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景山及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仪祭祀和登高游赏眺望全城的双重功能,为明清国家礼仪传统提供了见证。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景山随着明北京城的营建建成
明代景山称万岁山,俗称“煤山”,由元代土渣堆筑而成
万历三十年(1602年) 在北中门南建寿皇殿,西侧建育秀亭,东侧建毓秀馆,寿皇殿后建万福阁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明代皇帝崇祯帝自缢于万岁山
顺治十二年(1655年) 万岁山改名为景山
雍正十年至乾隆元年(1732-1736年) 修缮寿皇殿,恭请圣像于殿内供奉
乾隆十四年(1749年) 因原寿皇殿在景山东北部,且规制较小,与其供奉祖先御像的功能不符,故将寿皇殿移建至中轴线之上, 并将正殿建筑改为九间,效仿太庙形制
乾隆十五年(1750年) 寿皇殿大殿两侧添建两座歇山顶配殿
乾隆十六年(1751年) 于景山五峰之上修建五亭,山脚修建绮望楼
乾隆十九年(1754年) 寿皇殿前添建树池、整理铺地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修理寿皇殿屋面渗漏问题
乾隆四十年(1774年) 勘察并修整寿皇殿
民国十七年(1928年) 景山对公众开放
修缮寿皇殿前牌楼
1956年 辟景山公园西北区域设北京市少年宫,寿皇殿作为少年宫一部分一同开放
2001年 景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 北京市少年宫另择新址,寿皇殿回归景山公园管理使用
2018年 寿皇殿建筑群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
2019-2020年 观德殿修缮完成,并对外开放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景山位于宫城以北。作为御苑,景山与宫城构成的南北关系延续魏晋以来的宫苑规划格局。 景山呈形态规整的长方形,有院墙围绕。景山分为南北各异的两个区域。南部以景山山体为主, 为明清皇城内制高点,可南望故宫,北眺钟鼓楼。山脊上建有五亭,山体以南依次建有景山南门和绮望楼。 北部区域居中建有寿皇殿建筑群,东侧依次分布有永思殿、观德殿和关帝庙建筑群。建于东北角的集祥阁和西北角的兴庆阁也以中轴线对称布局。
故宫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故宫为明清两代的宫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之上,其与北京老城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立宫”的规划理念;同时,天安门、端门、故宫组成的朝堂区域与位于北侧的钟鼓楼市肆区域反映出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故宫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居中对称严整的规划格局与富于韵律和变化的景观序列展现了“择中”的规划理念与杰出的建筑设计水平。这里也是明清时期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是国家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标志着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进程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中国社会从王朝统治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
2023
2005年 后三宫开展保护修缮工程
了解更多
故宫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故宫为明清两代的宫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之上,其与北京老城的位置关系反映出中国古代都城“择中立宫”的规划理念; 同时,天安门、端门、故宫组成的朝堂区域与位于北侧的钟鼓楼市肆区域反映出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 故宫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居中对称严整的规划格局与富于韵律和变化的景观序列展现了“择中”的规划理念与杰出的建筑设计水平。 这里也是明清时期皇家举办国家庆典、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场所,是国家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要物质载体,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标志着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进程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中国社会从王朝统治转变为现代国家的历史变革。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四年(1406年) 开始筹备明紫禁城建设
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明紫禁城建成,基本形成现有格局
永乐十九年(1421年) 正月初一在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明北京建成典礼
永乐十九年(1421年) 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毁于雷火
永乐二十年(1422年) 乾清宫毁于火灾
正统五年-正统六年(1440-1441年) 重建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三殿和乾清宫、坤宁宫二宫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奉天殿、奉天门、华盖殿、谨身殿及午门外左右廊等毁于火灾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三殿重建工程完工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奉天殿、奉天门、华盖殿、谨身殿更名为皇极殿、皇极门、中极殿、建极殿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乾清宫、万寿宫毁于火灾
天启六年(1626年) 皇极殿重建完工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李自成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谨身殿、钦安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
顺治二年(1645年) 重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初称位育宫)
顺治十年(1653年) 重建慈宁宫
顺治十二年-顺治十三年(1655-1656年) 重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门、坤宁门、景仁宫、永寿宫、承乾宫、翊坤宫、钟粹宫、储秀宫等
顺治十四年(1657年) 修建奉先殿
康熙八年(1669年) 修缮太和殿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太和殿毁于火灾
康熙二十年(1681年) 重建奉先殿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重建文华殿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重建太和殿
嘉庆二年(1797年) 乾清宫、交泰殿毁于火灾
嘉庆三年(1798年) 乾清宫、交泰殿重建完工
同治八年(1869年) 武英殿毁于火灾
同治十年(1871年) 重修武英殿
光绪十四年(1888年) 太和门毁于火灾
光绪十五年(1889年) 重建太和门
民国三年(1914年) 古物陈列所在武英殿开放
民国十三年(1924年) 清皇室搬出故宫
民国十四年(1925年) 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公众开放
1961年 故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 后三宫开展保护修缮工程
2006-2008年 太和殿、太和门、神武门开展修缮保护工程
2007-2011年 慈宁宫开展修缮保护工程
2013-2015年 午门开展修缮保护工程
2016-2018年 故宫西宫墙开展保护修缮工程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故宫北以景山为靠山,南以天安门、端门为先导。四面环有宫墙,每边各设宫门一座,四角各设角楼,墙外建有护城河。 故宫的规划格局体现以中为尊的原则,核心建筑分布于中路。中路南部以前三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核心, 北部以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形成“前朝后寝”的布局形态。东路的文华殿、奉先殿、东六宫,与西路的武英殿、慈宁宫、西六宫则以中轴线东西对称。
社稷坛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社稷坛与太庙以北京中轴线严整对称的格局体现了《考工记》“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土的认识和崇拜,以及祈求国家政权与疆土永固的愿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2023
1988年 社稷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社稷坛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社稷坛与太庙以北京中轴线严整对称的格局体现了《考工记》“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国土的认识和崇拜, 以及祈求国家政权与疆土永固的愿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转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现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的转变历程。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于明北京始建社稷坛,形制同南京旧制,与太庙构成北京中轴线左祖右社格局
永乐十九年(1421年) 社稷坛已建成,奉安太社、太庙神主
宣德八年(1433年) 修缮宰牲亭
正统十一年(1446年) 社稷坛修缮工程竣工
天顺元年(1457年) 修缮社稷坛御路、墙垣
成化三年(1467年) 修缮社稷坛御路
弘治元年-弘治三年(1488-1490年) 修缮社稷坛
弘治四年(1491年) 修缮社稷坛坛墙及宰牲亭井亭
弘治八年(1495年) 修缮社稷坛坛墙
弘治十三年-弘治十四年(1501-1502年) 修缮社稷坛
正德十五年(1520年) 修缮社稷坛拜殿
嘉靖四年(1525年) 修缮社稷坛坛墙
嘉靖九年(1530年) 更定社稷坛祀典配位
隆庆二年(1568年) 修缮社稷坛
万历三年(1575年) 修缮社稷坛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社稷坛门被毁
顺治二年(1645年) 清代皇帝亲祭社稷坛继承明代的礼仪仪典
顺治十八年(1661年) 建社稷坛左门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社稷坛瘗坎移至西北隅,社稷坛壝垣改四色琉璃砖瓦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明确祭祀时如遇风雨则将祭祀陈设移至拜殿内
道光二十年(1840年) 勘察社稷坛树株,清理枯枝
民国三年(1914年) 社稷坛开放为中央公园
民国四年(1915年) 利用外坛增减园林景观和建筑小品
民国十四年(1925年) 孙中山在社稷坛停灵进行公祭
民国十七年(1928年) 中央公园改称社稷坛,改拜殿为中山堂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改称北平公园,后改回中央公园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 改称社稷坛
1949年 中山堂及戟门由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北京市政协前身)管理,第一至四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相继在中山堂召开
1988年 社稷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 修缮社稷坛琉璃坛墙与坛门
2013年 修缮五色土地面及壝墙
2015年 修缮神厨神库
2018年 修缮棂星门
2020年 修缮中山堂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南,紧邻中轴线与太庙呈对称格局。建筑群平面呈南北稍长的长方形,由内外两重坛墙围合成环套式院落。 内坛为礼仪祭祀空间,中心有一重方形内壝墙围绕,内坛墙与内壝墙四面各开一门,中央为祭坛。 内坛西南角设神库与神厨,西墙外设宰牲亭建筑群。外坛种植古柏612棵,营造出幽静的皇家祭坛氛围。此外, 外坛区域还营造出颇具中国传统意趣的园林景观,西部堆叠假山两处,西南部为形态自由的池塘,围绕池塘建有水榭、唐花坞等建筑。
太庙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太庙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太庙享殿为明代遗构,采用明清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规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2023
1988年 太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太庙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太庙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 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 太庙享殿为明代遗构,采用明清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规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于明北京始建太庙,形制同南京旧制,与社稷坛构成北京中轴线左祖右社格局
永乐十九年(1421年) 太皇太后神主入庙
宣德元年(1426年) 太宗神主入庙
弘治元年(1488年) 孝宗即位,礼官阐述营建祧庙的原由,认为按照《周礼》,当庙数达到七庙,应将远祖牌位供奉于祧庙,采取亲尽则祧的制度
弘治四年(1491年) 营建祧庙
弘治五年(1492年) 祧庙营建完成,奉安神主
嘉靖十年(1531年) 将德祖神主迁于祧庙
嘉靖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太庙改建事宜,欲复“都宫”之制,未得到礼官积极响应,此后讨论延续数年
嘉靖十三年(1534年) 嘉靖皇帝与群臣商议太庙改建事宜,确定以“都宫”之制改建太庙
嘉靖十四年(1935年) 按“都宫”之制改造太庙,修建昭穆群庙
嘉靖十五年(1536年) 太庙按照“都宫”之制改造完成
嘉靖十七年(1538年) 重新确定时享礼仪制度
嘉靖二十年(1541年) 太庙多数建筑因失火烧毁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确定时享、大祫礼
商议重建太庙,确定按“同堂异室”之制重建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重建太庙工成,布局恢复“同堂异室”之制
嘉靖皇帝提出祔庙原则,使他其父亲睿宗在太庙中拥有独立庙室进行供奉
顺治元年(1644年) 奉安清代先皇于太庙
顺治五年(1648年) 修缮太庙完成,奉安神位
乾隆三年(1738年) 太庙修缮工程开始,对主体三座大殿均进行了修缮,次年完工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引内金水河水入太庙前河道,为金水桥添建汉白玉栏板及望柱
嘉庆四年(1799年) 修缮太庙三殿及配殿
民国十三年(1924年) 太庙由北洋政府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
民国十四年(1925年) 太庙归属故宫博物院
民国十五年(1926年) 北洋政府将太庙命名为“和平公园”对外短暂地开放
民国十九年(1930年) 太庙作为故宫博物院分院开放,故宫图书馆在太庙开辟阅览室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东区堆叠土山,整修道路,增建办公用房
1950年 故宫将太庙转交给北京市总工会,太庙作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开放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匾额
1952年 太庙街门、右门、神库安装玻璃门窗;修缮牺牲所彩画
1953年 开设太庙西北门
1954年 神厨安装玻璃门窗,修缮神厨、神库、戟门、井亭彩画
1955-1957年 修缮祧庙与寝殿,安装玻璃窗,重施彩画
1956年 在原有土山基础上建设东侧假山景观,对太庙古建筑进行修缮,并设置避雷设施
1964-1965年 修缮太庙古建筑,完成热力、电力等基础设施改造
1988年 太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2008年 太庙开展整体修缮工程
2010年 修缮祧庙
2012年 修缮太庙大门及垣墙
2013年 修缮祧庙及东西配殿
2021年 修缮享殿与寝殿东西配殿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太庙位于故宫东南,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强调了礼仪传统于都城规划的重要性, 强化了富于秩序性的城市景观。太庙建筑群坐北朝南,院落呈规整的长方形,由内垣墙和外垣墙围合成两重环套式院落。 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居中对称分布。外垣东南设牺牲所。外垣种有古柏,现存714棵,氛围肃穆。
端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端门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为朝堂空间的一部分。端门与天安门一同,以其高大的形体和端庄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皇宫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
2023
1999年 端门对外开放
了解更多
端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端门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为朝堂空间的一部分。端门与天安门一同,以其高大的形体和端庄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皇宫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端门与明紫禁城一同修建完成
隆庆元年(1567年) 修缮端门完工
万历三年(1575年) 端门鸱尾遭雷击
康熙六年(1667年) 重建端门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修缮端门城楼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1999年 端门对外开放
2014年 端门开展保护修缮工程
2016年 端门数字馆对外开放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端门位于天安门与故宫午门之间。天安门至端门之间东西两侧对称布局朝房,正中各设一街门,通向太庙与社稷坛南部。 端门至午门之间东西两侧亦对称设置值房,值房南侧各开庙右门、社左门,通向太庙、社稷坛中部;北侧各开阙左门、阙右门。
天安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天安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023
了解更多
天安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为进出宫城的前导性礼仪建筑序列与朝堂空间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对《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秉承。 天安门也是明清时期颁布诏令及现代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是国家礼仪的载体,见证了两千余年王朝统治的终结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五年(1417年) 始建承天门(今天安门)
天顺元年(1457年) 承天门城楼毁于火灾
修建承天门外左右值房
成化元年(1465年) 重建承天门
承天门重建完工
隆庆元年(1567年) 修缮承天门
崇祯十七年(1644年) 承天门被焚毁
顺治八年(1651年) 重建承天门
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修缮天安门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民国元年(1912年) 清政府在天安门城楼上颁布清帝退位诏书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及广场举行
1961年 天安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天安门处于北京中轴线上,端门以南,南面被外金水河环抱,面朝天安门广场,其城台与皇城墙相连,共同构成皇城的南边界。 天安门以城楼为主体建筑,城楼南、北两侧以北京中轴线左右对称建有外金水桥及石狮子、华表等。
外金水桥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
2023
1983年 翻修外金水河河岸石墙并维修外金水桥下部构造
了解更多
外金水桥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外金水桥桥体的位置与天安门城楼的五座券门以及太庙和社稷坛的南门严整对应,桥体布局、桥面宽度、 柱头形式和装饰细节均体现出“择中”的原则。作为进入明清皇城的先导区域,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 也是如今国家举办重大庆典活动的礼仪空间,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礼仪功能。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永乐十五年(1417年) 在承天门(天安门)前金水河建石桥三座
成化元年(1465年) 重建承天门时,改建外金水桥,由三座变为五座
在太庙、社稷坛南侧分别建东、西便桥(公生桥)
顺治八年(1651年) 重修外金水桥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重修东、西便桥(公生桥)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民国三年(1914年) 改修东、西便桥(公生桥)穹隆形桥面为平缓桥面,两边增设人行步道
民国七年(1918年) 西公生桥桥面被改造为石渣路面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对东、西品级桥、东公生桥进行修缮,将桥面铺砖部分改造成混凝土铺装
1949年 开国大典前夕对外金水桥进行保养和清洗
1950年 维修外金水桥
1952年 整修外金水桥桥面
1959年 维修外金水桥下部构造
1962年 维修东公生桥下部构造
1983年 翻修外金水河河岸石墙并维修外金水桥下部构造
1987年 修补外金水桥桥面
2009年 维修外金水桥,恢复东、西品级桥历史铺装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的外金水河上,桥体位置分别与城楼门券相对,各桥之间距离基本相同,以北京中轴线对称分布。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形成于明代并于20世纪中叶扩建,成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的重要实例之一。广场的规划格局延续并强调了以北京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原则,其建筑与景观展现出中国20世纪中叶公共建筑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创新,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已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
2023
1977年 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在京举办
了解更多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位置,形成于明代并于20世纪中叶扩建,成为北京中轴线公众化转变的重要实例之一。 广场的规划格局延续并强调了以北京中轴线均衡对称的原则,其建筑与景观展现出中国20世纪中叶公共建筑对民族风格的探索与创新, 是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发展的里程碑。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已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明永乐年间营建北京时已仿南京城建承天门(今天安门)外的长安左、右门和千步廊
正统元年(1436年) 修缮长安左、右门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修缮千步廊
乾隆十九年(1754年) 在长安左、右门外分别增设东、西三座门
民国四年(1915年) 拆除天安门南侧千步廊,以及天安门瓮城北部的东西向红墙
1949年 1949年天安门广场开始进行第一次改扩建
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城楼及广场举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1952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工程正式开工
1958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正式开工
1959年 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竣工
天安门广场第一次改扩建完成
1961年 人民英雄纪念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6年 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堂奠基(天安门广场第二次改扩建开始)
1977年 毛主席纪念堂竣工(天安门广场第二次改扩建完成)
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在京举办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地处天安门以南,正阳门以北。在广场轴线上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两座纪念性建筑, 在广场东、西两侧分别对称布置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两座公共建筑。天安门广场的布局尊重并延续了北京中轴线以中为尊的规划格局, 丰富与强调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秩序,强调了北京中轴线在城市规划中的统领地位。
正阳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2023
2020年 修缮正阳门箭楼
了解更多
正阳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正阳门是明清时期一组兼具防御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门建筑群。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外城城门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七年(1419年) 在元丽正门之南重建明北京内城南门(今正阳门),当时仍称丽正门
洪熙元年(1425年) 丽正门附近城垣被大雨冲毁
正统元年(1436年) 开始修建丽正门城楼建筑,始建瓮城、箭楼、东西闸楼
正统二年(1437年) 丽正门更名正阳门
正统四年(1439年) 正阳门城楼、瓮城修建完毕,疏浚城壕,门外立牌楼,原木桥改为石桥
正统五年(1440年) 修缮正阳门城垣
天顺元年(1457年) 修缮正阳门楼铺
天顺七年(1463年) 修正阳门道路、萧墙、守卫值房
弘治三年(1490年) 修正阳门城垣、闸坝、堤岸
正德十五年(1520年) 正德皇帝自正阳门班师回朝时阅视俘虏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正阳门箭楼毁于火灾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正阳门城楼旗杆毁于雷击
崇祯十年(1637年) 崇祯皇帝登正阳门检阅
崇祯十七年(1644年) 崇祯皇帝登正阳门城楼饯李建泰出师
顺治元年(1644年) 顺治皇帝自正阳门入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 正阳门城楼毁于火灾
重建正阳门箭楼,改用砖石发券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 正阳门箭楼毁于火灾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正阳门城楼毁于火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重修正阳门
民国四年(1915年) 拆除正阳门瓮城,在城门两侧城墙上开辟门洞,改造箭楼,修建环城铁路
民国十七年(1928年) 正阳门箭楼一度被辟为国货陈列所,20世纪30年代曾增设电影院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正阳门进入北京内城,举行入城式庆祝北京和平解放
1952年 修缮正阳门城楼
1976年 修缮正阳门城楼、箭楼
1988年 正阳门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 北京正阳门管理处成立
1989年 修缮正阳门箭楼
1990年 正阳门箭楼对外开放
1991年 修缮正阳门城楼
1993年 正阳门城楼对外开放
2005年 修缮正阳门
2020年 修缮正阳门箭楼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正阳门坐落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南北纵列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城楼居北,箭楼居南。
先农坛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先农坛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
2023
2001年 先农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先农坛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先农坛与天坛东西对称的布局体现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于城外南郊始建山川坛,形制同南京旧制
永乐十九年(1421年) 山川诸神神主入山川坛
天顺二年(1458年) 修建山川坛斋宫
嘉靖九年(1530年) 复分祀之制,于山川坛南侧外坛设立神祇坛
嘉靖十年(1531年) 修建天神地祇坛
确立太岁坛祭祀制度
修建木质观耕台
嘉靖十一年(1532年) 改山川坛名为天神地祇坛
隆庆元年(1567年) 罢天神、地祇祭祀,延续太岁祭祀
万历四年(1576年) 改神祇坛(天神地祇坛)名为先农坛
顺治元年(1644年) 在先农坛南侧立天神坛和地祇坛,分别祭祀天神、地祇
改太岁坛为太岁殿
雍正元年(1723年) 复罢天神、地祇祭祀
清理藉田,供祭祀使用
乾隆十八年(1753年) 撤旗纛庙,于原址移建神仓
乾隆十九年(1754年) 修缮先农坛内建筑,包括先农坛、太岁殿、神祇坛
改观耕台为砖石结构
乾隆二十年(1755年) 改斋宫为庆成宫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停止皇帝亲自赴先农坛祭祀
民国元年(1912年) 在太岁殿设立古物保存所
民国三年-民国四年(1914-1915年) 外坛北部由商人承租,开辟为城南游艺园
民国四年(1915年) 先农坛被辟为先农坛公园,正式对公众开放,内务部成立坛庙管理处,办公地点设在神仓
民国六年(1917年) 北外坛开辟为城南公园
民国六年-民国八年(1917-1919年) 拆除外坛太岁门
民国七年(1918-1919年) 先农坛公园并入城南公园
民国十一年-民国十四年(1922-1925年) 外坛空地大量古树被砍伐,并被出租或售卖,逐渐成为居民区;庆成宫成为北洋军阀驻扎地
民国十三年(1924-1925年) 在庆成宫以南、南部外坛设立公共运动场
民国十四年-民国十五年(1925-1926年) 北外坛墙被拆除,至1929年除部分段落外基本全部被拆除;大量居民与市场占据外坛
民国十九年(1930年) 从民国十九年起,国民党军队驻扎先农坛,占太岁殿院落及庆成宫为军营,并于1936年改具服殿为司令部,军队驻扎使得内坛古建筑遭到破坏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内政部坛庙管理所修缮先农坛
民国二十五年-民国二十六年(1936-1937年) 于先农坛外坛东南部修建先农坛体育场
1952年 育才学校搬入先农坛内坛
1985-1990年 先农坛进行修缮
1991年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于太岁殿建筑群成立并开放
1994-1994年 神仓进行修缮
2001年 修缮外坛南坛墙,局部重建
先农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礼记·祭统》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齐盛”。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的西南隅,其选址沿袭了南郊亲耕的传统。 先农坛与天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呈对称布局。先农坛分为内坛与外坛。内坛位于外坛的南侧偏西,为长方形院落。坐落于 内坛中轴上的太岁殿建筑群,及其南侧的先农坛、耤田与观耕台为主要祭祀场所。内坛还设有三组为祭祀活动服务的设施 ,分别是太岁殿东侧的神仓建筑群、西侧的神厨建筑群、南侧的具服殿。外坛坛墙在历史上呈现与天坛相似的北圆南方形态 。外坛还存有位于内坛南侧的神祇坛和内坛东侧的庆成宫。
天坛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2023
1977年 修缮祈年殿院内地面铺砖
了解更多
天坛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于城外南郊始建天地坛,形制同南京旧制
在天地坛西南(外坛区域)始建神乐署,初名神乐观
永乐十九年(1421年) 昊天上帝、厚土皇地祇神主入天地坛
正统四年(1439年) 修建斋宫,外设金水河
正统八年(1443年) 修缮天地坛各处建筑
景泰四年(1453年) 修缮牺牲所
天顺七年(1463年) 修缮牺牲所
弘治五年(1492年) 增建牺牲所建筑
弘治十年(1497年) 神乐观毁于火灾
重建神乐观
嘉靖九年(1530年) 在大祀殿南建兴建圜丘
圜丘工成
复分祀之制,天地坛改名为天坛
嘉靖十年(1531年) 于圜丘北(今皇穹宇位置)建泰神殿
更改大祀前牺牲所视牲之礼的礼仪
嘉靖十一年(1532年) 建崇雩坛
嘉靖十三年(1534年) 明确祭祀时,圜丘坛称圜丘,其余时称天坛
嘉靖十八年(1539年) 改泰神殿为皇穹宇
嘉靖十九年(1540年) 皇穹宇完工
拆除大祀殿后在原址修建大享殿(今祈年殿)
嘉靖二十年(1541年) 暂停修建大享殿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大享殿重新开始修建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大享殿、皇乾殿建成
万历三年(1575年) 修缮天坛
万历十四年(1586年) 修缮天坛
康熙十七年(1678年) 修缮皇穹宇两庑拜台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裁撤神乐观
雍正元年(1723年) 复设神乐观
雍正三年(1725年) 修理天坛神牌
雍正七年(1729年) 明确祭祀前应在神乐署凝禧殿演练
乾隆八年(1743年) 修缮斋宫
改神乐观为神乐所
乾隆十二年(1747年) 嘉靖年间修建的崇雩坛在建成后未曾行祈雨礼而废弃,至此拆除
乾隆十五年(1750年) 修缮祈谷坛大享殿
改皇乾殿门为青色琉璃
拆大享殿前第二重两庑
乾隆十六年(1751年) 改大享殿为祈年殿
乾隆十七年(1752年) 改祈年殿屋顶为青色琉璃
乾隆十九年(1754年) 修缮牺牲所
增建圜丘坛门,与先农门东西相对
乾隆二十年(1755年) 改神乐所为神乐署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 神乐署外院开设茶坊酒肆,责令肃清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修缮天坛
嘉庆八年(1803年) 神乐署外院被私自出租给平民,责令肃清
嘉庆十二年(1807年) 斋宫火灾
嘉庆十三年(1808年) 神乐署外院开设茶馆,责令肃清
修缮皇穹宇
道光五年(1825年) 修缮天坛墙垣
道光十一年(1831年) 清查天坛树株
道光十四年(1834年) 勘察天坛树株,补种缺失树木
道光二十年(1840年) 勘察天坛树株,补种缺失树木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 天坛天门围墙坍塌
咸丰四年(1854年) 修理天坛墙基
光绪四年(1878年) 天坛外围坛墙损毁
光绪十二年(1886年) 修缮斋宫
光绪十三年(1887年) 补种天坛内树株
光绪十五年(1889年) 祈年殿毁于雷火
光绪十六年(1890年) 重建祈年殿
光绪十九年(1893年) 修理天坛围墙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修理天坛围墙
光绪二十七年(1900年) 八国联军占据天坛,毁坏坛内建筑、林木
民国元年(1912年) 天坛由清朝典礼院移交中华民国政府的内务部礼俗司掌管
农林部借拨外坛8.7公顷创办林艺试验场
民国二年(1913年) 中华民国参、众两院在天坛祈年殿起草宪法草案“天坛宪草”,成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前身
民国七年(1918年) 天坛开放为天坛公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修缮祈年殿、皇乾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修缮天坛
1946年 国民党军队占据天坛,大量难民在天坛内伐木垦荒,建设棚舍
1948年 国民党军队拆毁天坛坛墙和牌坊,建设军事工事
1949年 修缮天坛
1951年 设立天坛管理处
1955年 修缮神库、皇穹宇配殿、祈年门、祈年殿东西配殿、斋宫垂花门等
1956年 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将天坛定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59年 修缮神乐署凝禧殿
1961年 天坛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1年 修缮祈年殿
1974年 修缮圜丘
修缮皇穹宇
1976年 修缮皇乾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祈年门及院墙、砖门
1977年 修缮祈年殿院内地面铺砖
修缮丹陛桥路面
1978-1980年 修缮斋宫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以广大而遍种树木的外坛营造郊祭空旷的场所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都城规划对礼仪功能的强调。天坛由内坛和外坛组成,内坛位于外坛中心偏东。两重坛墙均呈现出北圆南方的特点,北侧转角为圆弧形,南侧为直角,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中轴线南段御道遗存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将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筑群和公共空间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
2023
2022年 考古发现永定门公园内道路遗存、珠市口教堂南侧砖砌沟渠遗址
了解更多
中轴线南段御道遗存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道路是将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筑群和公共空间连为一体的重要纽带,是明清两代国家礼仪活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质实证真实地展现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构造和不断传承沿用的历史,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家礼仪文化。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永乐十八年(1420年) 郊祀道路初定,中轴线南段御道初步形成,由正阳门至天地、山川二坛,为土路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外城建设完成,中轴线南段御道延至永定门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修缮天坛一带中轴线土路
雍正七年(1729年) 修缮天桥至永定门道路,改为石路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正阳门以南居中道路改造,石道两侧定辙路一丈,土道上设棚摊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 在天桥以南地区疏浚水道,天桥至永定门段落御道东西两侧各疏水渠3道,共6道,并在渠旁植树
嘉庆十七年(1812年) 清代前门大街两侧商贾云集
嘉庆十八年(1813年) 天桥至永定门段御道两侧沟渠被填平
道光元年(1821年) 修缮正阳门至永定门御道两侧沟渠
光绪十二年(1886年) 修正阳门、天桥段落石路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修缮天桥至永定门石路,以碎砖、灰浆、碎石铺设道路
宣统二年(1910年) 修缮正阳桥至珠市口段道路
民国十六年(1927年) 为铺设有轨电车,改造中轴线南段道路
1949年 人民解放军入城式经过前门大街
1958年 天桥的下部结构及海墁石全部拆除
2004年 考古发现永定门御道遗存
2022年 考古发现永定门公园内道路遗存、珠市口教堂南侧砖砌沟渠遗址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为若干处分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居中道路遗存,截至2022年底,自南向北由三处遗址构成。其中,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100米处,石板道分布于路心两侧,展现出清代御道的铺设方法与形制;永定门内中轴历史道路遗存位于永定门以北约400米处,展现出明至现代不同历史阶段居中道路使用情况;珠市口南中轴道路排水沟渠遗址位于珠市口教堂南侧约5米,展现出清代居中道路两侧砖砌沟渠的位置与形制。
永定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永定门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展现了 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重要地位,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管理方式。原永定门于20世纪50年代 拆除,现存永定门为2005年严格遵循中国文物保护原则重建完成的地标性建筑,以永定 门城楼的形象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端的位置,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传统形式与工艺做法, 成为眺望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2023
2004-2005年 在原址按照传统工艺与材料重建永定门城楼,并以地面标识形式标识出护城河、瓮城原有位置
了解更多
永定门
古代礼仪祭祀建筑
永定门曾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规制最高的一座,展现了北京中轴线上建筑的重要地位,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管理方式。 原永定门于20世纪50年代拆除,现存永定门为2005年严格遵循中国文物保护原则重建完成的地标性建筑,以永定门城楼的形象标识出北京中轴线南端的位置, 展示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传统形式与工艺做法,成为眺望北京中轴线南段景观的重要景观视点。
历史演变

元大都1267

明永乐1405

明嘉靖1564

清乾隆1750

民国1912

1977

2023

无历史演变事件发生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北京外城建成,永定门定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增筑永定门瓮城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重建瓮城与箭楼
1949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永定门入城,举行入城式
1950年 永定门瓮城拆除
1957年 永定门城楼及箭楼拆除
2003年 针对永定门城址进行考古发掘
2004-2005年 在原址按照传统工艺与材料重建永定门城楼,并以地面标识形式标识出护城河、瓮城原有位置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历史标识,与正阳门南北相望,是中轴线南段的重要景观节点。永定门历史地点由重建的城楼建筑及南侧瓮城地面标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