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规划格局的发展演进
中国古代都城自产生就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与象征性,以都城的选址和核心区域的规划营造鲜明地古人的宇宙观和对“居中”观念的推崇。而于西汉时期重新发现、补入《周礼》的《考工记》更为中国理想都城规划范式提供了详细的描绘,对后世中国古代都城核心区域的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产生与发展

以唯物主义历史学的视角,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规划格局是都城功能、形态复杂性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自秦代(前221—前207年)形成历史上首个统一王朝,而都城形态则至魏晋时期形成以单一宫城为核心,由宫城、皇城、郭城构成的三重城市结构。也正是这一时期形成古代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格局。

纵贯都城全城、具有唯一性和重要礼仪性的中轴线规划格局在曹魏(220—266年)邺北城时期初具雏形,至北魏(386—534年)洛阳城正式确立。此后,东晋、南朝建康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均形成都城中轴线。该时期的中轴线以宫城正殿为基点,坐北朝南,中央大街纵贯城廓结构,对全城道路结构起到重要的统领性作用,城内道路网络、城廓结构以中轴线左右对称。

河南洛阳孟津县汉魏洛阳故城宫城阊阖门遗址

而至北宋(960—1127年)东京城,城市功能日益复杂,城市格局更加严整,封闭的里坊被打破,市民经济的发展使得商贸街市出现在都城中轴线之上,赋予都城中轴线以全新的景象。都城中轴线的规划格局、景观秩序更加严谨,功能要素更加完善,层次更加丰富,成为国家礼仪秩序之象征。宋东京城、金中都、元上都和明南京的中轴线均为后一时期都城中轴线发展演进的重要实例。

航拍南京故宫宫城核心区遗址 南京明故宫遗址公园
金中都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的杰出范例

与以上历代都城中轴线相比,北京中轴线,汇集元大都、明清北京中轴线和现代北京核心建设与发展,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北京中轴线最为完整地体现《考工记》所载“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并以多座均衡布置于轴线两侧的祭祀建筑,突出地展现了儒家文化对于礼仪传统的尊崇。

北京中轴线功能构成复杂,以居中道路联系起皇家宫苑、礼仪祭祀、国家庆典使用的国家性空间,城门、钟鼓楼等城市管理设施,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商业街市。

北京中轴线亦是唯一以建筑形式完整保存至今的轴线实例,以恢宏的规模、层层递进的空间序列、严谨有序的景观秩序,彰显中国传统都城营造的独特美学价值,并持续地对城市发展施加着重要的影响力,展现出中国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

北京景山远眺故宫
公元前221
|
公元495
北魏洛阳城
公元500
|
公元582
隋大兴、唐长安城
公元700
|
公元900
|
公元1000
|
公元1151
金中都
公元1200
|
公元1356
明南京城
公元1400
|
至今    
|
北魏洛阳城中轴线格局示意图
出处:腾讯转绘,参考钱国祥.中国古代汉唐都城形制的演进——由曹魏太极殿谈唐长安城形制的渊源[J].中原文物,2016,000(004):34-46.
北魏洛阳城
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规划格局的形成

北魏洛阳城是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5年在曹魏、西晋洛阳城基础上营建的都城。都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城东北15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都城遗址之一,遗址沿用时间跨越数个朝代,曾作为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都城。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聚焦于东汉洛阳城、曹魏洛阳城和北魏洛阳城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都城发展演变,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成果。

北魏洛阳城的规划于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格局开创性地形成宫城、内城和外城三重城廓。内城中设有宫城、皇家禁苑、官署、社庙、武库、太仓、寺院等多种服务于皇家的功能性设施,集中于同一区域并有城垣围绕,而外城则为大臣、百姓居住生活的区域。城内采用里坊制进行街区管理。

北魏洛阳城亦为中国中古时期都城中轴线正式形成之标志,其规划格局对后世都城产生了深远影响。全城自宫城正殿太极殿,至宫城南门阊阖门,再以中央大街铜驼街至内城南门宣阳门构成中轴线,轴线纵贯宫城、御苑与主要城门,中央官署分布中央大街两侧,灵台、明堂等礼仪建筑居城外南郊,设于轴线东侧,街道里坊以中央大街左右对称。从现存考古遗址仍能感受到洛阳城中轴线曾经恢宏的气势与严谨的空间序列。

隋唐长安城中轴线格局示意图
出处:腾讯转绘,参考钱国祥.中国古代汉唐都城形制的演进——由曹魏太极殿说长安城形制的渊源[J].中原文物,2016(4).
隋大兴、唐长安城
格局严谨的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

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后简称唐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为隋唐两代都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是一座全新规划建设、规模空前的都城。城市格局严整有序,为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之作,对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都城的建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长安城平面呈长方形,由宫城、皇城和郭城组成。郭城东西宽9721米,南北长8651米,周长约36.7千米,总面积达83.1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宫城居于都城正北部,以太极殿为中心,以南建皇城,集中设中央官署。御苑位于城外北部。郭城四面各开三座主要城门,考古研究已揭示出,南墙正门明德门为五门道,其余城门皆是三门道。这充分显示出连接宫城南门与郭城南门明德门的朱雀大街在城市格局中的重要性。

构成长安城中轴线的南北向大街朱雀大街位于都城几何中心。全城中轴线与宫城、皇城轴线重合,自宫城大殿太极殿开始,经宫城南门承天门、皇城正南门朱雀门,至郭城正南门明德门。城廓结构、城门分布、街巷里坊、东西两市均严格以中轴线对称分布,展示出中轴线对于全城规划格局的重要作用。

金中都中轴线格局示意图
出处:腾讯转绘,参考朱祖希.北京城——中国历代都城的最后结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金中都
北京地界“更早”出现的都城中轴线

金中都位于今北京市西南部,是金海陵王即位后,于1151年迁都后建设的都城,作为都城使用至1214年。此后中都并未废弃,终元之世金中都与元大都并存。全城平面略呈方形,在辽南京旧城基础上向东、西、南扩展,形成宫城、皇城、大城三重城廓。宫城居中偏西。外城东、南、西三面各开3门,北面开4门。宫城居中,道路规整。《元一统志》[ 《元一统志》,(元)孛兰肹等著;赵万里校辑,1966年,中华书局;]记载城内有六十二坊,然而坊墙已不复存在,是开放式街巷的城市格局,道路可穿行。

金中都自外城北正门通玄门至南正门丰宜门的道路及延长线为全城中轴线。中轴线上分布有宫城、皇城、商业街市及城门。宫城、皇城正南门之间为御道,御道两侧设有御廊,即所谓“千步廊”,用于民众观看国家礼仪活动,具有重要礼仪标志作用,以突出中轴线的重要性和礼仪性。城北部因水运便捷,依托漕运形成市场区域,与其南侧的宫城构成《考工记》“面朝后市”的格局;太庙位于皇城内御廊的东侧,符合《考工记》“左祖”的格局要求。金中都遗址现为北京城市发展覆盖,仅存若干城墙及水关遗址。

明南京城
明北京城宫阙仿效的对象

明南京城为明代初期首都,于1356年在六朝南京基础上开始修筑,1393年基本完工,至1421年迁都北京仍保留有宫室建筑。

南京城位于江南丘陵地带,区域水系发达,城市格局规划与自然环境结合紧密。城市由宫城、皇城、内城、外郭城四重城垣构成。内城和外郭城,为市民所居,依据南京周边丘陵山体、湖泊、河流走势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形,外郭城和内城都修筑有较强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墙。外郭城建有18座城门;内城又称京城,建有13座城门、2座水关,城门对应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皇城位于内城东部,背负钟山,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设有城门7座,为中央官署、宗庙、祭祀建筑所在。宫城位于皇城中央偏东,平面呈方形,城门4座,四周环绕护城河。

宫城和皇城范围存在南北中轴线,以宫城正殿奉天殿为核心,向南出宫城正南门午门,经端门、承天门、外五龙桥直至皇城正南门洪武门。宫城和皇城内重要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皇城内中轴线左右分布太庙及社稷坛。洪武门内设千步廊,两侧为中央官署。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