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轴要闻

»

正文

天坛的地势为何南低北高?

日期: 2023-10-31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场所,在明初实行天地合祀,祭祀的地点就是祈年殿的前身——大祀殿。到了嘉靖年间才建起圜丘坛,实行天地分祀。如今,游客们徜徉在天坛的古建筑群中,从中体会古人的宇宙观和建筑美学,能更深刻地领悟传统文化。

 

 

祈年殿 摄影:邓伟

 

 

嘉靖确立“四郊四坛”布局

 

古人讲究君权神授,《史记》载,契、后稷,皆为“天帝”昊天之子,所以其子孙都是受天命而为的“天子”。人们必须对“天子”顶礼膜拜,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及其思想下的社会生活秩序,也是封建社会的不二法则。因而,天子祭天、诸侯祭社稷的规制,逐渐形成。

 

为顺应“天命”,从“三皇五帝”时代,就有了祭天活动。祭天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历代帝王都不敢懈怠。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子,率领群臣虔诚焚香,祷告国泰民安。《史记》载:“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祭天也成为试图成为真命天子者确定自己政权合法性的手段,在祭天中,更多的是表达对皇天后土的恩情,感谢和期盼“天帝”进一步眷顾苍生,保佑人间风调雨顺。

 

祭天仪式中,最隆重的莫过于封禅。五岳之中泰山最高,封禅一般在泰山举行。在此祭天,才称得上受命于天。封禅,就是“君权神授”礼仪。所以,在盛世或有祥瑞现身的特别之年才举行。而且,只有作出较大政绩的君主才有资格举行。不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把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用祭祀表达,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崇奉,并把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日常生活融入祭祀。因而,祭祀活动庄重肃穆,一丝不苟,向神灵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祭祀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祭天,早期没有固定场所,就在高山上、大树下,或水边,抑或平坦的场地举行。随着祭祀的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并修建了神庙或祭坛。到了明代,更加规范和讲究。所以,一座宏伟而神圣的“祭天”建筑——天地坛诞生了。

 

据载,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按照南京天地坛规制,建成了北京天地坛,并迁都北京。

 

在朱棣的号令下,大批能工巧匠涌入北平,彻夜不停地投入营造。用工14年,天地坛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天地坛的主体建筑是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时光到了公元1507年,大明迎来了第11位皇帝嘉靖帝朱厚熜。嘉靖帝与永乐帝有一个共同之处——不是正统的继承人,因而,都需要通过祭天来巩固皇位。于是,嘉靖帝对天地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建。嘉靖九年(1530年),圜丘坛建成,至此,天地正式分家,合祀改作分祀。次年春,嘉靖在大祀殿举行祈谷大典,此为明朝祈谷礼之肇始。并下旨“南郊之东坛名天坛”,至此,天坛之名落定,传沿至今。嘉靖十七年(1538年),拆除大祀殿,在原址之上建造大享殿,以用于举行秋飨礼。大祀殿与大享殿,便是今日之祈年殿的前身……在位45年,嘉靖对天坛坛制和祀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其区域迅速增扩至4095亩。

 

与此同时,嘉靖帝还在安定门外建方泽坛、朝阳门外建朝日坛、阜成门外建夕月坛,使得天地日月,并茂齐辉。因而形成了祭天于南郊,祭地于北郊,祭日于东郊,祭月于西郊,“四郊四坛”的祭坛布局,奠定了北京祭坛之风貌。

 

供图:天坛公园

 

南低北高寓意“步步登天”

 

抟虚成实,虚实灵动,是天坛的建筑美学。天坛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为连檐通脊式的一面暖房,北面砌砖南面安设大窗门,俗名称为“七十二连房”,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沿着天坛的中轴线由南向北行进,先低后高,首先是圜丘,尔后是皇穹宇,紧接着过丹陛桥,到达祈年殿,最后是皇乾殿,越往北走,地势越高,有一种“步步登天”的感觉。“天”的尽头,就是乞求五谷丰登的殿宇。古人在地势上做足了文章,在地势的助推下,皇帝在圆丘坛祭天,之后向皇穹宇迈进,在供奉着日月、神明、风雨雷电诸神的牌位前祈祷,再沿着逐步升高的地势踏上丹陛桥,过丹陛桥后,慢慢走向越来越高的祈年殿……

 

耸入云天的祈年殿又名祈谷殿,也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更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经典之作。三层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平台之上,四根巨大龙井柱象征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十二根金柱象征12个月;檐柱、金柱合计24根柱子,象征着二十四节气;再加上4根龙井柱,合计28根,象征着周天二十八星宿;28柱,加上8根童柱,合计36根,又象征着三十六天罡。金色鎏金宝顶,施蓝琉璃瓦,至高无上;龙飞凤翔,蓝绿相间,与蓝天白云相映生辉,美轮美奂,无比神圣、庄严、雄伟。

 

占地面积最大的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分别供奉着日月、神明、风雨雷电诸神的牌位,又称为“天库”。其绝妙之处在于,墙身是著名的回音壁。当人们站在东、西配殿,靠近墙壁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清楚地听见对方的声音。宛如仙境,可与“天人”对话。

 

更为具象的圜丘坛,按中国古代哲学“太极生两仪”的理念,顶部中心凸起了圆石,唤作天心石,又称“太极石”。天生万物,作为与“天”的中心相对应的“天心石”,可以把“天子”的祈文直达九重天界。

 

皇帝祭天时,首先要斋戒。在斋戒的时间内,不食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与妃子同房,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沐浴净身,以示虔诚。明朝和清前期,皇帝会在天坛的斋宫斋戒三日。斋宫实际就是一座小皇宫,位于西天门内南侧,坐西朝东,平面为方形。宫墙两层,外层叫砖城,内层叫紫墙,紫墙四周有167间回廊环绕,是守卫宫墙的兵丁遮蔽风雨霜雪的地方。回廊外面有深池环绕,整个斋宫层层设防。石桥前面南北各有朝房5间,是侍卫和禁军兵将的住所。进二道宫门,迎面就是斋宫的五间正殿,是一座无梁柱砖结构拱券建筑,是北京著名的古建筑。殿前左右各置配殿3间,丹墀(露台)之上,左右各置一座高大的白石亭子,左边的叫斋戒铜人亭,右边的叫时辰亭。

 

祭祀音乐为中和韶乐

入斋宫时,皇帝要在斋戒铜人亭内的小方桌上,铺一块黄云缎桌布,上摆一尊铜铸人像,乌纱玉带,手持“斋戒”牌,以此警示皇帝要虔诚斋戒,切忌胡思乱想。上祭时间到,铜像撤去。斋宫的东北角有一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内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即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

其次,要礼乐齐备,以示庄严。故而,建有神乐署。神乐署建在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又叫神乐观。当时,神乐观的乐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担任。

 

神乐署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为两重殿宇的三进院落。大门朝东,前殿五开间,明称太和殿,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凝禧殿,用于排演祭祀大典;后殿原名玄武殿,明末改称显佑殿,用于供奉玄武大帝以及诸乐神;殿后还有袍服库、典礼署、奉祀堂等建筑。

 

祭祀的音乐多为中和韶乐。中和韶乐融礼、乐、歌、舞为一体,可溯源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雅乐,被称为华夏正声。据载,一场演出的歌生、文舞生、武舞生等有200多人。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