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以广大而遍种树木的外坛营造郊祭空旷的场所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都城规划对礼仪功能的强调。天坛由内坛和外坛组成,内坛位于外坛中心偏东。两重坛墙均呈现出北圆南方的特点,北侧转角为圆弧形,南侧为直角,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天坛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旨在塑造天上宫阙的独特体验:祭祀建筑多建于高台之上,又以多重蓝色琉璃瓦屋顶象征天际之意。南北轴线上以高出地面数米的丹陛桥将主要祭祀建筑联系起来,自南向北高度逐步提升,形成不断接近天际的视觉效果。外坛宽阔而广植树木,形成郊野辽阔、肃穆的祭祀氛围。
天坛在明、清两代为皇家祭天的礼仪空间,其格局因祭祀礼仪的变化而经历了多次改造。天坛的核心祭祀空间为圜丘坛和祈谷坛,两者进行的祭礼有所不同。圜丘坛是明嘉靖以后祭天的场所,一般在每年冬至日进行,以表达对于上天恩佑的感激,并祈求上天在未来一年的保佑。祈谷坛则是向上天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祭礼一般在每年孟春举行。20世纪初,天坛作为公园对外开放并使用至今。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称天地坛,为合祀天、地的场所。明嘉靖九年至二十四年(1530—1545年),天坛的祭礼由天地合祀改为分祀,因而在大祀殿以南建圜丘坛建筑群以祭天,扩建泰神殿(即今皇穹宇)以安放神位,改大祀殿为大享殿。清乾隆八年至十九年(1743—1754年),扩建了内坛南部圜丘坛,并改造了皇穹宇与祈年殿的建筑形式,形成延续至今的建筑形态与景观。1912年以后,天坛不再作为皇家祭祀建筑使用,并于1918年被辟为天坛公园向公众开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