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选址反映出中国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传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更彰显了中轴线对城市规划布局的统领作用。天坛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其建筑景观设计与营造展现出中国古代世界观,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地标描述
位置与格局
建筑与景观
功能与传统
历史与发展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以广大而遍种树木的外坛营造郊祭空旷的场所感。其位置、规划格局与先农坛以北京中轴线呈东西对称布局,突显出都城规划对礼仪功能的强调。天坛由内坛和外坛组成,内坛位于外坛中心偏东。两重坛墙均呈现出北圆南方的特点,北侧转角为圆弧形,南侧为直角,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天坛的建筑与景观设计旨在塑造天上宫阙的独特体验:祭祀建筑多建于高台之上,又以多重蓝色琉璃瓦屋顶象征天际之意。南北轴线上以高出地面数米的丹陛桥将主要祭祀建筑联系起来,自南向北高度逐步提升,形成不断接近天际的视觉效果。外坛宽阔而广植树木,形成郊野辽阔、肃穆的祭祀氛围。

天坛在明、清两代为皇家祭天的礼仪空间,其格局因祭祀礼仪的变化而经历了多次改造。天坛的核心祭祀空间为圜丘坛和祈谷坛,两者进行的祭礼有所不同。圜丘坛是明嘉靖以后祭天的场所,一般在每年冬至日进行,以表达对于上天恩佑的感激,并祈求上天在未来一年的保佑。祈谷坛则是向上天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祭礼一般在每年孟春举行。20世纪初,天坛作为公园对外开放并使用至今。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称天地坛,为合祀天、地的场所。明嘉靖九年至二十四年(1530—1545年),天坛的祭礼由天地合祀改为分祀,因而在大祀殿以南建圜丘坛建筑群以祭天,扩建泰神殿(即今皇穹宇)以安放神位,改大祀殿为大享殿。清乾隆八年至十九年(1743—1754年),扩建了内坛南部圜丘坛,并改造了皇穹宇与祈年殿的建筑形式,形成延续至今的建筑形态与景观。1912年以后,天坛不再作为皇家祭祀建筑使用,并于1918年被辟为天坛公园向公众开放至今。

重点建筑
景区服务
票务信息
游览须知
交通服务

天坛公园游览票种及价格


旺季门票: 15元(¥) 7.5元(¥)

旺季联票(含门票、祈年殿、回音壁圜丘):34元(¥) 17元(¥)

淡季门票: 10元(¥) 5元(¥)

淡季联票:28元(¥) 14元(¥)


1、旺季:每年4月1日至当年10月31日。

2、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3、依据北京市物价局 “京价(收)字【2001】008号”,执行时间:2001年2月1日。



景点票联票

(含祈年殿、回音壁圜丘):20元(¥) 10元(¥)

神乐署门票: 10元(¥) 5元(¥) 依据北京市发改委“京发改【2004】1822号”

月票 :15元(¥)

1、依据北京市物价局“京价(收)字【2001】008号”,执行时间:2001年2月1日。 

2、本市居民凭身份证、常住本市的外地人员凭相关部门开具的证明,每月月末四天内购买月票。

公园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开园,21:00停止入园,22:00闭园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30开园,21:00停止入园,22:00闭园


景点院落开放时间:


包括祈年殿、回音壁、圜丘、斋宫、北神厨、北宰牲亭、神乐署。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开门,17:30停止进入,18:00关门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00开门,16:30停止进入,17:00关门


以上景点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北门
东门
南门
西门

乘坐6路、34路、35路、36路、72路、106路、110路,到天坛北门下车。

乘坐6路、34路、35路、36路、39路、41路、43路、60路、72路、116路、128路、599路,到法华寺站下车;54路、957路、958路,到天坛体育场站下车。乘坐地铁5号线,到天坛东门站下车,出A口。

乘坐36路、53路、62路、122路、525路、958路、141路、200路内环、200路外环,到天坛南门下车。

乘坐2路、20路、36路、53路、71路、72路、90路、93路、120路、622路、快速公交1线、141路,到天坛西门下车。乘坐地铁8号线,到天桥站下车,出C口。

周边推荐
点击进入地图
附近景点
附近美食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