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万宁桥
日期:2024-04-07

万宁桥有北京中轴线第一桥之称,去年,桥身上的管线等设施得以拆除,这座七百多年历史的古桥彻底减负,得以还原风貌。

万宁桥多次出现在历史诗词中,如今品来别有一番风味。

 

 

海子桥边系客舟

 

万宁桥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位于积水潭东侧,当时也被称为海子桥。《析津志》记载:

 

“ ——

至元中建,在海子东。至元后复用石重修。虽更名万宁,人惟以海子桥名之。

——”

 

万宁桥最初为木质结构,后改用石料砌筑,单孔拱券造型。地安门外大街从桥上南北贯穿,通惠河在桥下东西流过,水陆交汇,是为当时京城的交通枢纽,擅舟济、陆运之利,万宁桥畔一时商贾云集,酒楼林立,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南方北上进京的船只穿梭往来,人们往往会在万宁桥畔下船登陆;离京南下的客人,也会在此登舟,沿着通惠河转大运河。


元代诗人杨载曾有《送人》一诗,即反映出当时的情景:

 

“ ——

金沟河上始通流,

海子桥边系客舟。
却到江南春水涨,

拍天波浪泛轻鸥。

——”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当时万宁桥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风光秀丽。桥西是碧波荡漾的积水潭,即海子,宽阔的水面上停泊着来自南方的大批漕船;桥南北大街两旁酒楼林立,高柳巨槐迎风摇翠;桥南不远,则是金碧辉煌的宫城。

 

此情此景,元末明初诗人、画家王蒙笔下诗句描绘得更具有画面感:

 

“ ——

暮登海子桥,

西绕红门归。
霜风著宫树,

叶叶带红飞。

——”

 

在元代,万宁桥还被诗人称为天桥和官桥。元惠宗时,集贤大学士许有壬写道:

 

“ ——

柳梢烟重滴春娇。

傍天桥。

住兰桡。

吹暖香云,何处一声箫。

天上广寒宫阙近,金晃朗,翠岧峣。

谁家花外酒旗高。

故相招。

尽飘摇。

我正悠然,云水永今朝。

休道斜街风物好,才去此,便尘嚣。

——”

 

这里不仅描写了万宁桥一带的商业繁盛,还将万宁桥称为“天桥”;许有壬另一首词《蝶恋花》中写道:“九陌千门新雨后,细染浓熏满目春如绣,恰信东君神妙手,一宵绿遍官桥柳。”他又将万宁桥称作“官桥”。

 

踏碎春泥乱水纹

 

在元代,万宁桥还是观赏浴象的地方。元初,从交趾、占城、真腊等地进贡了大批大象,为了安放这些大象,元朝廷就在距万宁桥不远的地方建设了象房。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饲养员就会给大象洗澡,他们将大象赶入积水潭浅水区。大象在此戏水,长长的象鼻吸水后再喷云吐雾,煞是好看。元代翰林直学士、诗人宋褧就在万宁桥上观看过大象洗浴,写出了《过海子观浴象》:

 

“ ——

四蹄如柱鼻垂云,

踏碎春泥乱水纹。
鸂鶒鵁鶄好风景,

一时惊散不成群。

——”

 

诗中描写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大象垂着鼻子,迈着沉重的脚步,一踏入水中顿起波澜,将水鸟吓得四散乱飞。多么罕见的画面,自然成为京城的一大景观,万宁桥的地理位置适中,成为观看此景致的最佳地点,吸引了大批市民云集于此。


元郭守敬开凿运河实施漕运,将积水潭作为水库,在通惠河沿途设立闸坝用以控制水位,船来则提闸放水,无船则紧闭闸门。万宁桥西靠桥有一水闸,称“澄清闸”,又名海子闸。澄清闸分上中下三处,上闸紧靠万宁桥,中闸和下闸分别位于东步梁桥和望云桥处。澄清闸早期采用的是木闸,数年后木闸开始腐烂,元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将澄清闸改建成了石闸。改建时工期很紧,有时到了深夜工匠们仍借着月光施工。诗人隽景山用诗句记述了施工的艰难:

 

“ ——

六丁竭力用功夫,

不用长虹枕海隅。
石齿冷涵云迹润,

树头寒挂月轮孤。
嘶风宝马踏晴雪,

出蛰苍龙戏贝珠。
伫立细看今日事,

临邛未遂马相如。

——”

 

一川春水冰初泮

 

到了明代,诗人笔下的万宁桥景色仍然非常秀美。胡俨写有《越桥》:

 

“ ——

浩荡东风海子桥,

马蹄轻蹴软尘飘。
一川春水冰初泮,

万古西山翠不消。
何处小车联绣幰,

谁家华馆拥金貂。
广寒宫阙红云近,

时有天香下碧霄。

——”

 

永乐二年,状元曾棨也写过《海子桥》:

 

“ ——

鲸海遥通一水长,

沧波深处石为梁。
平铺碧甃连驰道,

倒泻银河入苑墙。
晴绿乍添垂柳色,

春流时泛落花香。
微茫迥隔蓬莱岛,

不放飞尘入建章。

——”

 

可见明时这里依然是京城最美的风景区之一。因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故又被称为“后门桥”或“月桥”“越桥”。袁中道和他的哥哥袁宗道、袁宏道一起来到万宁桥,并到桥旁的火神庙参观。袁中道写下了《火神庙小饮看水》诗:

 

“ ——

作客寻春易,游燕遇水难。
柳花浓没地,鸥貌静随湍。
歌舞几成醉,尘沙不入澜。
石桥明树里,谁信在长安。

——”

 

他诗中的石桥正是万宁桥。由于万宁桥风光秀丽,明代张羽也写下了《燕山春暮》一诗:

 

“ ——

金水桥边蜀鸟啼,

玉泉山下柳花飞。

江南江北三千里,

愁绝春归客未归。

——”

 

万宁桥一带的商业经营历来繁盛,直到清代,依然是轩榭堂斋遍布,商肆画舫云集,空中飘着酒香,耳畔丝竹之音传来,成为人们留连忘返的好地方。对此,清代竹枝词赞不绝口:

 

“ ——

地安门外赏荷时,

数里红莲映碧池。

好是天香楼上座,

酒阑人醉雨丝丝。

——”

 

如今,万宁桥经过整治恢复了旧日容颜,在古诗词中读到的秀美万宁桥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