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中国古代礼仪传统中重要组成,拥有一套内容庞大、逻辑复杂的系统,古代皇家祭祀对祭祀对象、场所、制度仪式均有严格规定。
北京中轴线上分布有四处坛庙,分别是太庙、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它们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装饰艺术至建造技艺均具有重要价值,从祭祀对象、场所、制度仪式等方面为我国古代皇家祭祀礼仪提供了有力见证。
这四处坛庙的祭祀对象主要可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对应着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天、地、人三个最基本要素。天神包括皇天上帝、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地祇包括土地五谷、岳镇海渎等;人鬼则包括祖先、人神等。
太庙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祭祖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强烈的伦理意义。这一礼仪不仅体现出“敬天法祖”“以祖配天”的文化传统,更象征着王朝统治权在家族内传递的合法性。
太庙在位置上与社稷坛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范式。太庙内垣轴线之上自南向北分布有三座殿堂式建筑,享殿、寝殿与祧庙为院落重要的祭祀建筑,其布局与功能与宗庙祭祀制度息息相关。享殿是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建筑形制最高。寝殿与祧庙则是祖先牌位平日“安寝休息”的场所,两者建筑形制相仿而等级略低于享殿。
不同于故宫内具有家庙性质、随时可祭拜祖先的奉先殿,太庙只有在特定时间,即进行祭祀礼仪时才会开放。明清时期的祭祖仪式分为时享、袷祭、告祭等多种形式,仪式的理由、时机、规模和程序均有不同。其中,时享,在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到来时举行,为祖先供奉新鲜祭礼。袷祭,每年一次,在除夕前一天举行,是规模最大也最重要的祭祖仪式。告祭,没有固定的举行日期,每当国家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如祈佑(比如祭天等仪式)、献俘、诛罪人、灾变等,皇帝均需要举行告祭,请示祖先。
(清代的太庙格局图)
社稷坛是祭祀太社(土神)、太稷(谷神)的场所。土地与五谷是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国家的立国之根本。祭祀社、稷二神不仅是对土地与五谷本身的崇拜,更延伸出祈祷国家疆土完整,根基稳固的含义。社稷坛将国家和社会秩序与人地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社稷坛位于太庙西侧,有内外两重坛垣。祭坛位于内坛中央,为正方形,台顶铺设五种颜色的土壤,因而也俗称“五色土”,代表五方、五行等多重含义。这些土壤由全国不同地区采集而来,象征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清末社稷坛)
社稷坛的常祀一般在每年春、秋仲月举行,遇到国家大事也会进行不定期的告祭。与天坛、太庙向北的行进路线不同,社稷坛祭祀线路是自北向南行进的,这反映出土地主阴的传统观念。
天坛为祭天的场所,祭祀的对象是皇天上帝。祭天是古代“君权神授”思想重要体现,表明帝王受命于天,具有崇高地位。
天坛两重坛墙呈现出北圆、南方的特点,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内有两处核心祭坛,圜丘坛在南侧,祈谷坛在北侧(上有祈年殿)。它们都是明清皇帝进行祭天的地方,只是祈求的内容不同,祭祀的时间也不同,采取的祭祀行进路线也不一样。
祭坛在建筑与景观设计上呼应了祭天的功能主题。两个核心祭坛均为圆形,而不同于方形的祭地祭坛。祭坛均为上中下三层逐层收缩。其中,圜丘坛各层栏板以及台阶数目均用阳数 ,以应和祭天主题。祈年殿采用了圆形攒尖顶,并且使用蓝色琉璃瓦屋顶(不同于皇家建筑中常见的黄色、绿色、黑色等琉璃瓦颜色)来象征天际。
圜丘坛是举行祭天礼的地方,这是古代皇家最为隆重的祭礼之一,于每年冬至进行。祈谷坛则是进行祈谷礼的场所,于每年孟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 ),祈求五谷丰登。
皇帝祭天的仪式非常繁复,明清两朝大体一致,但有一些细节差别。本文以清代仪式为例予以说明。不论是冬至祭天还是孟春祈谷,皇帝都会在祭祀开始前三天到故宫内斋宫开始斋戒,冬至祭天前还需去太庙请示祖先。斋戒期间,皇帝不能吃肉,不能进行娱乐活动也不可亲近嫔妃。
祭祀前一天,皇帝会乘坐礼舆(一种由16人抬的最高等级的轿子)出宫。冬至祭天时,先在太和门换乘轿子,一路经北京中轴线居中道路向南,从天坛西门进入,在昭亨门下轿子,然后进行上香、视牲、视坛位等祭前准备工作,后入住天坛斋宫休息。孟春祈谷时,则会选择在天安门换乘轿子,由天坛祈谷坛门进入。
冬至和孟春祭祀当日,皇帝会乘坐轿子来到祭坛的南侧下轿,一路步行至祭坛,然后进行祭祀典礼。祭典结束后再乘坐轿子沿着北京中轴线回宫。
祭天仪式期间会进行中和韶乐的演奏。这是一种用于皇家坛庙祭祀、宴享典礼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传统演奏方式,融礼、乐、歌、舞为一体,现已被评定为重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位于天坛外坛西侧的神乐署既是明清时期负责祭祀礼乐演奏的专门机构,也是培养乐舞生的礼乐学府,今天则成为中和韶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的展示场所。
《礼记·祭统》记载:“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齐盛”。先农坛的选址沿袭了这一南郊亲耕的独特传统。
明清时期,先农坛内进行着三种对象不同的祭祀活动。内坛中,先农坛、耤田和观耕台共同构成了一组礼仪场所,用于进行耕耤礼(皇帝亲自耕地的礼仪)。其中,先农坛用于祭祀农神——神农氏,耤田(皇家用于礼仪活动的耕地,大小为一亩三分,“一亩三分地”的俗语即来自于此)用于皇帝、王公大臣亲耕,观耕台用于皇帝观赏王公大臣耕地。位于内坛北侧的太岁殿,是祭祀太岁神与十二月将神 的地方。位于外坛南部的神祇坛,是用于祭祀天神(风雨雷电等天上的神仙)与地祇(山川大海等地上的神仙)的地方。
皇帝亲耕,通过对农神的崇拜,体现了国家对农事活动的重视。尤其在清代时期,统治阶层本是游牧民族,希望以祭拜农神和皇帝亲耕农田等形式,表达对于农耕文化的尊重,以安抚民心,因而更加频繁地进行亲耕活动。明代皇帝亲耕或遣官代祭的次数为34次,明代则多达247次,其中康熙朝和乾隆朝各进行了58次祭祀活动。
先农坛内最独特的祭祀活动莫过于耕耤礼,一般在每年二月进行。清代的《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清晰而生动地展现了雍正皇帝举行耕耤礼的过程,尤其是祭祀农神并扶犁耕耤田的礼仪活动。
雍正皇帝先在先农坛祭祀先农。先农坛为方形,坛上铺设地毯,摆放有黄色帐篷,内设供案,并摆放诸多祭器与贡品。雍正皇帝身着华服路过拜殿沿地毯铺设的道路朝着祭坛走来,穿着朝服的大臣与护卫在祭坛前等待。
在祭祀农神之后,皇帝来到耤田耕地。在《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卷》下卷中能够看到,雍正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正在犁地,众多王公大臣在围观。根据《大清会典·卷二十六》记载, 皇帝在奏乐声中,需要犁地三个往返,即三推三返,由户部侍郎播种。皇帝亲耕结束后,会登上田边(实际方位为北侧)的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们犁地。不同等级的王宫大臣耕地方式也不同,三王五推五返,九卿九推九返。礼仪活动结束后,会有专人照看这片田地,到了秋天,收成将被收放在神仓,以供奉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