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龙旂阳阳,和铃央央”,用龙的形象来寄寓理想的文化表达。在北京城的空间布局中,有一条以纵贯南北的城市主轴和左右对称的巨大建筑群为主体的中轴“龙脊”,统领起整个老城的规划格局,并通过富有层次、秩序而又蕴含对比、变化的建筑形式和城市景观,完美呈现出大国首都规划、礼仪和秩序表达的至高境界。将传统文化秩序有机融入具体而宏大的城市中枢空间中,成为中国古人寄托美好愿景与精神信仰的现实载体。生动呈现龙寓祥瑞、龙扬正气的北京中轴线,也成为中国古典浪漫主义巧思与现实空间构建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龙脊中正 美善之极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写道:“北京城之布置最可注意者,为正中之南北中轴线……其布局尤为谨严,为天下无双之壮观。”在这条南北纵贯的中轴线上,串连着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的宫殿园林、坛庙建筑、商市胡同等,形成了一个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空间格局。中轴线上的建筑形态不一、结构各异,不仅烘托出天下一统、层层递进的国都气势,更是给庄严的北京城增添了审美意趣。
从规划布局到建筑格局,气势恢宏的北京中轴线不仅是一条物理的轴线,更是丰富的文化之轴。首先将紫禁城放置在全城中心,也是位于南北中轴线的中心地带,体现出皇权的核心地位。从最南边的永定门,到最北边的钟鼓楼,中轴线沿线既有御路、街道、河流、桥梁,也有城门、城楼、宫殿,还有以轴线对称的方式组合分布的建筑,如太庙与社稷坛、天坛与先农坛等。这些象征着国家权力、国家祭祀和国家礼仪的建筑,是中轴线的重要构成,更是组成了一条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国家政治、礼仪文化景观。
王充在《论衡·纪妖篇》中说“龙,人君之象也”,龙身之枢在正中之紫禁城。太庙、社稷坛依左祖右社分置两旁,以严整的都城建设布局,体现了“君权神授、沟通天地”的古代政治伦理。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取自《论语·为政》:“以政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完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秩序之美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天人合一”的美好向往。中华秩序之美突出表现在“中”与“和”的精神追求。“中”即是“中央”。《尚书·虞书·大禹谟》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着重讲求“精心一意”“秉执正道”,发展为儒家核心思想,即《中庸》所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和”则被认为是“天下之大道也”,中和并致,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将这种思想落实到都城规划建设上,就是要实现以中为脉、枢纽四方,以和为重、长治久安的政治意象。居于中枢地位的“龙身之枢”也因此赋予了整条中轴“龙脊”秩序中和的独特气质。
龙脉灵秀 自然和谐
北京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历代营都皆“因天材,就地利”,形成了一条育养京师的龙都之脉。元大都城选址时,因金代以前所依托的莲花池水系已不敷供给城市用水需求,故将都城水源改为高梁河水系,同时整合“圣汤”等温泉水脉,并漕引玉泉山水,以此向东重新规划了城市中轴。同时将水系湖泊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将宫殿与湖泊平行建造,共同构成全城的中心。明清北京中轴线以紫禁城为核心基点,结合北海、中海、南海,以及漕运所需的积水潭水系,共同构成了极富韵律美感的城市中轴与景观形态,给中轴线带来了新鲜灵动的自然之美。
明清北京中轴线由三海东移至紫禁城,借地势之利,引北海之水脉自然注入筒子河屏障宫城,又引筒子河水入紫禁城为金水河,解决宫城防火排涝的问题。今金水河自宫城东南而出,经城内水系,最终汇于城南之龙潭湖。龙潭湖、龙潭中湖和龙潭西湖,构成龙潭三湖,宛若三枚闪亮的龙珠。
整条龙脉自西北向东南,将“燕京八景”之“玉泉趵突”“太液秋风”“琼岛春荫”及“燕京后八景”之“银锭观山”“西涯晚晴”“白塔晴云”一气贯通,自然灵秀,毫无矫揉,又与古都新风、童真记忆,共同构成了极富韵律美感的城市中轴与景观形态。
在北京中轴线的南侧天桥附近,有一条龙须沟,老舍先生同名话剧《龙须沟》便据此创作。龙须沟始建于明代,是修建天坛和山川坛时开辟的排水沟,当时称“郊坛后河”,至清代改名为龙须沟,龙须二字也可见这条河道的重要地位。清代龙须沟河道通畅,水质清澈,光绪时记载称:“宿雨初霁,踏青至天桥,登酒楼小饮,稚柳清波,漪空皱绿。渺涉余怀,如在江南村店矣。”民国年间由于长期缺乏管理,龙须沟严重淤塞,每逢雨季更是污水漫溢、泥汤滚滚。1950年5月,龙须沟治理工程启动,当年便取得了圆满成功。当地居民称:“我们的环境和以前大不相同了,现在,一天工作完了,我们可以在院子里舒舒服服地喝茶乘凉,晚上也可以扭开电灯学习文化。”自此龙须沟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福生龙尾 惠此中国
著名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先生曾用“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八字概括中国龙文化的精神核心。作为中轴“龙尾”的钟鼓楼地区是“福生”思想在北京城市空间布局中的典型代表。明清时期,地安门内为皇家禁地,而地安门外两侧毗邻北京东富西贵的聚居之所,天然形成老北京的高消费市场。什刹海周围店铺鳞次栉比,餐饮名楼众多,庙宇馆舍不可胜举,逐渐形成今日后海旅游商业区。繁华的商业区构成了老北京生活中的社会交流主体,为北京的城市意蕴增添了鲜活的烟火气息。
钟鼓楼迤北,有一条正南正北大道,北端略偏东是一座始建于元代的寺观——宏恩观,被称为中轴线上的“龙尾之要”。这座始建于1296年的寺观,见证了北京地区多元文化的融合汇聚与和谐共生。据清代咸丰年间宏恩观碑刻记载:“京师地安门外宏恩观者,固元之千佛寺也。在昔元贞之日肇建嘉名。”可见宏恩观的前身是元代之千佛寺,并与其南面的大天寿万宁寺均为元大都中轴线北端建筑。此后千佛寺历经多次修缮,光绪年间更名为宏恩观。晚清时期虽庙宇倾圮,但“宏基开敞,山门屹立,丛林之气象固宛然可观”。曾有洋人争欲购易,对此内务府郎中厚安慨然曰:“斯地当龙尾之要,为诸天佛菩萨所降光昭灵者,安得毁于外人哉。”并自己出资将庙宇买下。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作为北京标准件二厂厂房。2011年至2016年,山门内开设咖啡馆,成为京城一处小有名气的文艺青年聚集场所。2021年宏恩观被列为第九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启动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如今,宏恩观的三座大殿已经修复完成,未来这里将以“观中——中轴线上的在地文化博物馆”崭新亮相。
一条7.8公里的城市轴线,以龙脊之躯托起了北京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演进篇章,完整诠释出首都历史文脉的深刻起源和纵深走向。在数千年的历史更迭中,融合汇聚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不断书写着华夏民族的独特文明。迎着时代的发展,北京城日益迸发出新的生命力,文脉绵延,熠熠重光。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史志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