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上的守护者丨他们,这样守护最美中轴线
日期:2024-01-29

站在景山上南北眺望,壮美的中轴线一览无余。环顾四周,建筑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如今,这条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有了新的“守护人”。近日,首批30名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受聘,他们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代表,分别守护北京中轴线北段、中段、南段片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人中有的已年过花甲,但热情不减。他们曾经的人生经历与北京中轴线交织重叠,他们更愿意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为护好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尽一份心力,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

 

 

 

 

84岁 齐吉祥

要把自己总结的精华讲给更多人

▲齐吉祥在天桥印象博物馆讲解中轴线文化。受访者 供图

 

国家博物馆第一代讲解员、终身研究馆员

30多年前便开始普及中轴线文化

讲解过程像带着听众展开探秘之旅

 

 

 

 

最近几天,齐吉祥老爷子因为腿疾在住院,他终于可以短暂地休息一下了——退休20多年来,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经常忙到半夜,其中花费精力最多的就是普及北京中轴线知识。

 

早在去年11月,老爷子的腿就已经肿得厉害,医生建议骨穿,但他不肯,因为心里有惦记:早就答应了密云区文化馆,要去做一期跟北京中轴线有关的讲座,他不想爽约。从家里出发,车程要一个多小时。到了讲座地点,人已经站不住了,生平第一次,老爷子坐着完成了讲座,还专门为此向听众道了歉。

 

“讲完第二天做了骨穿,按照医生要求住了院,这次入院是复查。”对这样的经历,老爷子轻描淡写。对他来说,奔波在各地做讲座,宣传、普及北京中轴线文化,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其实,把北京中轴线上的文化讲给听众,是老人30多年前便开始的尝试。

 

当年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2003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重组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的时候,他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拓展工作,“中轴线上看北京”的想法有一天突然冒了出来。为此,他把孩子们带上了正阳门,“当时也没有什么系统的梳理,就只是凭着自己在博物馆里积累的资料讲解,但孩子们都很爱听。”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开始意识到,北京中轴线是一本厚重的书,越读越有滋味:以故宫、景山代表的皇家文化,天坛、太庙里隐藏的祭祀文化,钟鼓楼下的市井文化,都让他沉醉不已。

 

进社区、进学校,他开始把自己总结出来的精华带给更多的人。

 

听老爷子的课,就像踏上了一趟探秘之旅:天坛不只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也是皇帝祈求五谷丰登的场所;皇帝祭天的时候要斋戒,不能吃荤,这里的荤不是指鸡鸭鱼肉,而是葱姜蒜韭菜;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门前也都有桥,明清时供低级别官员通行……听众们会不由自主地被他的一个个问题所吸引,跟着他一起打开包裹在北京中轴线外面的一个又一个谜团。

 

有没有统计过一年能做多少次宣讲?听到这个问题,老爷子一愣,接着笑呵呵地回答:“这个真没法统计,反正逮着机会就说上几句。”即使经验如此丰富,每次讲座前,他还是会认真备课,把要讲的内容再翻上几遍,“对要讲什么我心里虽然有把握,但还是再看看踏实,我要对听众负责。”

 

监督员说——

 

“我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宣传北京中轴线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中轴线,爱上中轴线,自觉自愿地保护中轴线。”

 

 

 

 

77岁 唐华德

中轴线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

▲唐华德夫妇在景山

 

东城区景山街道居民代表 荷兰籍友人

受聘监督员中唯一的外国面孔

2004年安家在中轴线旁的胡同里

 

 

 

 

在受聘的监督员中,唐华德是唯一的外国面孔。来自荷兰的他曾先后担任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居署的专家和顾问,作为一名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师,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便奔波在世界各地,广泛参与涉及城市发展的多个项目。走过30多个国家之后,2004年,他和妻子李文君将家安在了北京中轴线旁的胡同里。

 

这么多年里,一家人在景山公园遛弯,到钟鼓楼玩耍,孩子在永定门附近学芭蕾——北京中轴线已经深深融入他们的生活。

 

“两个孩子都在胡同里长大,虽然长着混血儿的面孔,但是一张嘴就是一口京片子。”李文君笑言,虽然唐华德汉语水平不高,但他喜欢跟街坊们在一起,跟他们聊天;街坊们也把这个外国面孔当成了熟悉的老朋友。“只能听懂一点点。”唐华德操着不熟练的中文说。

 

这种包容又不失人情味和烟火气的氛围,让唐华德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都感到很舒服。”李文君说。

 

留住他的还有以北京中轴线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唐华德至今还记得站在景山上远眺时的心情,对称建筑带来的美感、城市规划者的匠心都让他印象极为深刻。他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之后,便有意识地研读北京中轴线有关的资料和书籍,每多了解一点儿,内心的触动就更多一点儿。

 

夫妇两人也努力将自己的收获和触动与世界分享:参与了北京中轴线主题国际传播纪录片《京之轴》的录制,以普通居民的身份,向世界讲述北京中轴线的故事。受聘为监督员之后,唐华德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一喜讯,并且加密了北京中轴线知识的分享频次。他希望,自己的外国朋友能在这扇小小的窗口里,感受到古老文明的魅力。

 

监督员说——

 

“我将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更加关注北京中轴线上的变化,关注古城风貌的保护,为北京中轴线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69岁 范来友

钟鼓楼的事儿就是咱家的事儿

▲每天,范来友都会到钟鼓楼文化广场健身、遛弯。

 

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居民代表

生于钟鼓楼下 长于钟鼓楼下

组成夜巡队守护周边文物安全

 

 

 

 

每天晚上8点多,安定门街道钟楼湾社区居民范来友就会招呼上老哥们儿,拿上手电走出家门。11条胡同、2300余户居民,转一圈得花45分钟到1个小时——几年前,他和另外3位老党员组成夜巡队,守护钟鼓楼周边的文物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寒来暑往,2000多个夜晚,他们几乎从未缺席。

 

“天儿越是不好,越得出去。”提起自己的工作,范来友声音爽朗起来,也多了几分自豪:“有一年冬天,钟鼓楼附近的绿化带跑水了,多亏我们及时发现,要不然环境被破坏了,结了冰也容易让行人受伤。”

 

范来友生于钟鼓楼下,长于钟鼓楼下。对他来说,钟鼓楼周边的事儿就是自己的“家事儿”,保护周边的建筑、文物,他义不容辞。

 

“这个工作得动脑子,讲智慧。”范来友讲了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在钟楼遛弯,发现一个小男孩正在门洞里蹦跳,离他不远处是被玻璃罩住的文物,他的心揪了起来。不过,范来友没有直接制止,反而跟小男孩聊起来,“你知道玻璃罩里的是什么吗?那可是宝贝……”小男孩顾不上蹦跳,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起了故事,最后还不忘道声“谢谢”。“通过讲历史,不仅劝导游客文明参观,还让游客长了知识,一举两得。”

 

做这些事,范来友都是自觉自愿的,理由很朴实:“这里是我的家,我爱它,所以就想让这里变得更好。”

 

这么多年来,他实实在在感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后自己身边环境的变化。现在,无论多大的雨,钟鼓楼附近“雨过天晴路面干”。“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北京下过一场大雨,钟鼓楼周边的水有齐腰深,真是今非昔比。”他由衷地为这些变化开心,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变化分享出去。

 

 

监督员说——

 

“成为监督员,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将尽最大努力,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