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音乐季丨天地同奏,山川共感:先农坛内外声声不息
日期:2023-12-04

先农坛·声声不息

 

编者按:
今年,中轴线上的金声玉振,自天坛开始,又来到了另一处恭祀之所——先农坛。往复于诗的韵律中,置于建筑的瓦梁上。

 

借助音乐,我们再次感受到丰年稔岁的欢欣与舞蹈。深秋将尽,霜冬欲来,在金风玉露的终阕,11月13日,小提琴家梁大南携手少年钢琴家孟响、回声当代乐团,于先农坛太岁殿旁,带来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的“声声不息”演出。“乐以感灵,礼以昭事”,数百年前便藏匿于藻井中的1400多颗星星,与音声的脉搏同频闪烁。

 

藻井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天花板,但其所体示的美学意蕴没有天花板,千年的文明是浩瀚无垠的夜空,文化艺术构成了变动的星象,在那之中,一定还有着等待我们观测的天体。

 

在1400多颗星星的见证下,和着中轴线的悠扬琴声,我们一同沉湎于天地同奏、山川共感的音乐盛宴中,在以乐声命名的天体的牵引下,翻涌我们心中的潮汐。

 

 

 

琴赠金秋,又请冬春

 

一曲《梁祝》的经典选段拉开了本场演出的序幕。改编自民间故事的小提琴协奏曲,在小提琴家梁大南,以及少年钢琴家孟响两代音乐人的演绎之下,又被赋予了生命的肌理与情感的深度。小提琴的纤细音调正与温厚的钢琴声相契合,凄艳而浪漫的故事本身是不曾蒙尘的珠,而每次演奏都能为其擦拭出新的光泽。传统而含蓄的东方意蕴,便成了短暂停留在我们肩头的蝶。

 

来到先农坛,艺术家们的选曲暗藏巧思。下一首庞塞的《小星星》,与艺术家身后的太岁殿中的隆福寺藻井,互为观照。藏着星宿图的隆福寺藻井,将夐古以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宇宙观化诸于形,其中的1400多颗星星,如今又与以星辰为题的音乐,同频闪烁。星光何尝不是天地苍穹埋在万千生命体验中的伏笔,抬头仰望是“列星垂天,日月明之”,闭眼聆听则是漫步星河般的感触。

 

 

 

在星光之下,《渔舟唱晚》如一叶扁舟接过了我们的躯体,婉转悠扬的小提琴声亦如吹着舟楫的晚风,轻柔舒缓的钢琴键是点点涟漪,此刻我们仿佛暂别了秋冬,回到最初留念的那个夏夜,只是身披着暮霭,看渔火晃动,谛听着桨橹划过水面的音声。

 

承续意境澹远的东方意象,《沉思》、《当我遇见你》以及《爱的致意》,则是三首关乎心灵的纯真诗篇。从虔诚又饱含思虑的D大调,到轻快又缠绵的小夜曲,乐声在澄澈的天空中谱写着泛黄的纸页,是情人的往来书简,也是记载着片刻沉吟的便笺。

 

 


今日的演出之中,两代音乐人的演奏,此呼彼应,相得益彰,对艺术的珍重在此得以传承。接着,我们迎来了孟响的钢琴独奏。《D小调第17号钢琴奏鸣曲》戏剧性的音乐语言有如疾风骤雨般,刚劲沉重的弹奏,宣示着对激情与崇高的追寻,终末的《民间玩具》则是更为俏皮活泼的复调小品,用紧凑而富有变化的旋律,借琴声模拟出复杂情感的象形。

 

中外音乐名家风格迥异的曲目,为上半阙的演出作结,在岁月的时序中,正是仰仗着不同流派、不同国别与不同代际的艺术家的诠释和演绎,时令篇章的更迭才更为鲜明可感,从大觉寺的银杏到戒台寺的松涛,再至今日先农坛的冬日晴暖,琴赠金秋,又请冬春。

 

山川尽致,九州飨宴

 

在下半场演出之中,回声当代乐团则以更为丰富的乐器和改编,一呈先锋青年艺术家的锐感。一声哨笛开启序曲《远山的回响》,引领鼓声进入先农坛的场域。声声颂钵敬启虔诚,呼麦的哨音丈量着山谷的深远,与萨满鼓的节奏一同,昭示着天地的意志。短小紧凑的序曲之后是《龙腾虎跃》的打击乐独奏,在鼓手的重击、轻击、响击与闷击之间,鼓成为了一个能包容万物的意象,从鼓心到鼓沿,迸发着它独特的气魄。如今,我们又能在“敬天礼神”的场所之内,听到响彻高天的鼓声,体察那原初的,对天地、日月与山川的崇敬,和宇宙的喻示与感应。

 

 

间奏《悠远的诗意》则是陈宇晟特别为古建音乐季创作的新作品,如泣如诉的二胡乐声与钢琴声协调平衡,此刻,天朗气清,纯粹的音声攀着时间,穿过风霜与雨雪,自上古的蒹葭与隰桑而来,又在一路上与旧词新赋牵缠,最终借哀婉的乐声,将它纤尘不染的诗句,轻轻放置于我们的掌心。缓缓落下的琴弓,则是未竟的句读。

 

 

在回声当代乐团今日的演出里,隽永的古意与其重构是一关键章旨。作品《自远方来的声音》,则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与古琴名曲《流水》改编重构,并编配以电子音乐,与“古建新生”的母题相应。琵琶的轻拢慢捻抹复挑,与古琴的弦底重翻变徵音,是对经典的阐释与再造。“拊弦安歌,新声代起”间,舞者徐徐入场,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又将《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诠释尽致。

 

 

 

 

 

“对百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切的感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音乐可以作为指引的明灯,让我们闭上眼,就能感悟岁月留下的痕迹。”艺术家陈宇晟带来的《将何之》,是将二胡和电子乐进行编配的作品。阖眼感悟,风声和海潮声就在耳畔,借助精妙的二胡声,我们仿佛能见到阮籍车至穷途时所遇到的万象,鸟群就在头顶盘旋,狂风呼喊着心中的犹疑,感天地之悠悠,却也发出了“将何之?君将何之?”的叹问。

 

间奏《来自旷野的风息》被艺术家们放入了草原,崇山与茫茫天际的意象,演出至此,太阳正好到了穹顶,在苍穹的注视与光的感召之下,多种乐器在此相和,音声既从琴弦中来,也从拍击琵琶和古琴琴体的节奏中来,呼麦、钢琴、马头琴与雨棍等共同构筑了一个磅礴的声场,将乐器的纹理与人声的质感映彻表里。

 

 


 

“崇兹享祀,诚敬兼至。乐以感灵,礼以昭事。”在曾经祈求物阜年丰的祀所,或许,鼓是最能与先农坛的岁月发生连接的乐器。鼓鸣是雷在人间的喻体,正是在一声惊雷之后,我们迎来春雨的淋沐、感激稻谷的丰盈,太岁殿、东西配殿与拜殿间形成九州四海的投射,寄于终末的曲目《云之南》,在打击乐艺术家郑冲“訇隐振宇宙”的演奏下,我们再次见证一场对天地的宴请,于山川尽致的鼓声间,目睹一次九州飨宴的盛典。


既求丰年,声声不息

 

“虔诚的开端,带来美好的结束”,本次“声声不息”特别演出是2023北京古建音乐季的最后一场演出,以祈年殿为序曲,凭先农坛作终章,一路走来,我们始终诚挚地谛听着每一次关乎美、关乎心灵的声音,今时今日,又在老青少三代艺术家的演奏之中,我们再次领悟了传承与焕新的意义,弥古亘今的楼阁未尝不是先锋艺术的渊薮,而当下回响的乐声,亦然是古昔的喻示,就如同藻井中的1400多颗星星,始终见证着,感应着。

 

在过去的每一场演出中,每一次到场都弥足珍贵,在充满随机性与不确定性的时代,关于古建筑与音乐的感触却是如此的确切。笑声、眼泪、叹息与沉思,因为我们的切身感受,那些传颂至今的经典曲目,与年深岁久的闳宇崇楼,才有了它崭新的故事,只共你发生,也只与你约定来年,而那注定是一个更具灵性与感悟的丰年。既已求丰年,那便是声声不息。

 

 

来源:古建音乐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