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位于故宫东南,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强调了礼仪传统于都城规划的重要性,强化了富于秩序性的城市景观。太庙建筑群坐北朝南,院落呈规整的长方形,由内垣墙和外垣墙围合成两重环套式院落。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居中对称分布。外垣东南设牺牲所。外垣种有古柏,现存714棵,氛围肃穆。
太庙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局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太庙享殿为明代遗构,采用明清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规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太庙位于故宫东南,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这一布局方式强调了礼仪传统于都城规划的重要性,强化了富于秩序性的城市景观。太庙建筑群坐北朝南,院落呈规整的长方形,由内垣墙和外垣墙围合成两重环套式院落。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居中对称分布。外垣东南设牺牲所。外垣种有古柏,现存714棵,氛围肃穆。
太庙的核心祭祀建筑分布于内垣区域内,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门、金水桥、戟门、太庙享殿、寝殿和祧庙。东西配殿、井亭、神厨、神库则对称布置于两侧。坐落于三层须弥座台基之上的享殿尤其雄伟宏大。
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场所,不仅体现出“以孝治天下”的文化传统,更象征着王朝统治权在家族内传递的合法性,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最高等级宗庙祭祀建筑。太庙三座核心建筑的建设与宗庙制度息息相关,享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东侧配殿用于供奉有功皇族牌位,西侧配殿供奉功臣牌位;寝殿是平日安放祖先牌位的地方;祧庙则是供奉皇帝远祖牌位的场所。今天,太庙作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对外开放,面向公众举办游园、演出、培训、展览等文化活动。
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建时内垣建有享殿与寝殿。明弘治四年(1491年)在寝殿以北建祧庙。而后由于明嘉靖时期国家祭祀制度改变,太庙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在内垣东西两侧新建昭穆群庙及太宗世室,而后因雷火焚毁,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恢复原“同堂异室”制。清代沿用明代太庙规划格局。1925年后,太庙由故宫博物院管理。20世纪50年代以后,太庙作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社会开放,面向公众举办游园、演出、培训、展览等文化活动并使用至今。
购票须知
1.门票价格:
(1)文化宫入园门票:2元/人;
(2)中华和钟展门票: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10元/人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15元/人
注:购中华和钟展门票免购文化宫入园门票
2.售票时间:
(1)文化宫园区:
淡季:7:00——17:00 旺季:6:30——19:00
(2)中华和钟展:
每日9:00——15:30
遇法定假期或重大活动会延长或缩短开放时间,请随时留意本单位告示与文化宫官方网站公告。
3.门票减免政策:
(1)本市职工持“工会会员互助服务卡”可刷卡换取参观券;
(2)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免票;
(3)持本人本市老年人优待卡的老年人免票;
(4)持本人有效残疾证的残疾人免票;
(5)持本人有效离休证的离休人员免票;
(6)持本人有效证件的现役军人、应急消防、武警官兵免票;
(7)6周岁(不含6周岁)至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证件可享购半价票;
(8)持本人外埠老年人优待卡的老年人可享购半价票。
监督服务电话:65116612
春季、夏季 周一至周日 全天:06:30-19:30 最晚入园:19:30
秋季、冬季 周一至周日 全天:07:00-17:30 最晚入园:17:30
太庙大殿9:00-16:00、停止售票15:30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景区当日实际公示信息为准